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工作民族工作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话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7-24作者:来源:点击:
7月13日至14日,由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柏年康成”教育基金会、牡丹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北方民族与社会发展论坛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实践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自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学术界积极开展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成为新时代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历史任务。与会专家学者从历史、现实等角度,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盛邦和在题为《顾炎武“天下”观及其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论》的主题报告中,从4个角度剖析了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思想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其对“天下一家”思想的倡导,克服了“华夷之辨”理论的消极性,主张“天下一体”,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生与化育;其对“文化天下”思想的弘扬,将中华文化推崇到至高的精神境界,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对“天下四维”精神的坚守,有助于坚持中华民族价值的核心;其阐发的“兴利天下”的学说,则有助于增强国家理念的凝聚。
延边大学教授赵刚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属性。他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近代觉醒以来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无论在哪个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都是围绕着国家、中华民族和社会发展道路展开的。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特点。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民族整体意识、民族发展意识、民族复兴意识都更强于以往,这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常士訚在题为《两个共同体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言中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两个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客观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个伟大的理想目标,既激励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方向,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产生着重要影响。枣庄学院副教授孔亭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涵义及其形成的历史机理,并指出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左岫仙探讨了“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视野下的公民教育”。在他看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教育无疑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尤其在多民族国家,公民教育作为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必须综合考虑多样、复杂的民族、文化等因素。如何更好地发挥公民教育在促进国家认同方面的积极作用,左岫仙提出了如下思路:第一,公民教育必须上升到国家发展规划范畴,结合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情特点与国际环境加以确定、调整;第二,公民教育要以各民族公民的国家归属感为目标;第三,公民教育要注重普遍性和差异性;第四,要加快制定公民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王星基于对北京大学生的调查,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她指出,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探究当代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识程度、培养路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关键影响。通过了解当代青年对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对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远影响。
此外,新疆师范大学讲师吴秀红对近五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她指出,在近五年来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中,学者们在拓宽研究内容、密切关注现实、凸显问题意识、建构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够深化与细化、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研究比较单薄、比较研究与实证调查研究尚且薄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性建构研究不足等问题。今后,学术界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仅要从理论推理和理论预设层面去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更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逻辑性建构与社会现实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性建构紧密结合起来。
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创新与具体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创新与具体实践,与会专家学者从现实社会、科技和文化、历史等角度展开了研讨。
一是现实社会的视角。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教授都永浩介绍了黑龙江省各民族的分布情况以及黑龙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情况。他谈到,自古以来,黑龙江省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无数仁人志士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涌现出了以革命者马骏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英烈,谱写了无数民族团结进步的篇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钢指出,牡丹江是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满族发祥地之一、朝鲜族聚居地,积淀和传承了商周时期莺歌岭文化、唐代渤海文化、清代宁古塔流人文化、近代“闯关东”移民文化、开发建设北大荒知青文化等多种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牡丹江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熊坤新、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孟凡东指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民族团结是立国之本、兴邦之基,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早在1982年5月,我国就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鉴于此,熊坤新、孟凡东共同建议在国家层面设置“民族团结节”,以此使民族团结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承继过去、开创美好未来的力量之源。
此外,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宋娟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艺品赴俄罗斯远东地区交流巡展”为例,阐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关系;佳木斯大学副教授汪作朋对中俄跨境民族赫哲—那乃族体育文化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教授秦文鹏探讨了黑龙江朝鲜族社会生产的历史与现实问题;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教授吴瑶分析了民族法制建设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并针对完善和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提出了思考;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讲师相华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特殊载体——社科类民族社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社科类民族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二是科技和文化的视角。大连民族大学教授李鸿在题为《民族文化繁荣兴盛与科技融合创新研究》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对高质量文化发展成果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而高质量文化发展成果离不开科技进步,离不开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因此,民族文化繁荣兴盛与科技融合创新是时代要求。李鸿进一步分析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在科技创新支撑下达到文化认同,将是一个国家在文化认同条件下追求经济、政治和国家整体利益的终极目标,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通过多种措施,把核心、关键与共性技术推广运用到民族地区,是科技创新支撑民族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路径。
此外,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方征对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变迁进行了人类学反思并提出,随着外来文明的进入和自然环境的改变,鄂伦春族的社会状况、生产生活、健康情况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有加强狩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达到鄂伦春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刘佩芝对畲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畲族文化的时代价值,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其鲜活的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积极协调畲族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经济发展带动畲族文化的创新发展;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徐迎花从民俗学和文化资源学的角度,探讨了萨满神偶在满族民俗文化和满族乡村文化中的地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关荣波探讨了赫哲族的养狗习俗在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历史的视角。吉林大学教授王广义在题为《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居民人生礼仪研究》的主题报告中对近代东北地区民间人生礼仪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近代东北地区居民的人生礼仪具有地域性、多元性、流变性等特征,又具有很强的标识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东北居民人生礼仪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近代东北民俗史研究,也为近代东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黑龙江大学副教授綦岩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明代《永宁寺记》碑的女真文碑文对译为与明代女真语相近的清代建州地区满语,试图将二者联系,回译碑文中并未识别出的女真文,进而探究了明代女真语与清代建州地区满语的关系,揭示出了明朝政府赋予永宁寺的职能与性质。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教授杨光聚焦清朝前期对黑龙江下游少数民族的治理举措,探讨了清政府针对东北边疆民族的边政思想并给予了客观评价。
|
|
下一篇:返回列表